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6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759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376篇
基础科学   757篇
  609篇
综合类   1930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1346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68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范叶  易泽夫  王壮波 《蔬菜》2019,(2):60-64
为了提高农药检测的准确率,试验选择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3种不同仪器,结球白菜、结球甘蓝、黄瓜、辣椒4种蔬菜样品及其基质标准溶液和正己烷溶剂标准溶液,对4种不同蔬菜中分别添加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农药并进行回收校正,比较不同的校正溶液、不同仪器以及不同的样品类型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按不同基质标准溶液和溶剂标准溶液校正的检测结果分类,不同蔬菜、不同的标准校正溶液对于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采用与本底一致的基质标准溶液校正样品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按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分类,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基质效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GC-MS-MS存在较为明显的基质增强效应;而同类仪器(7890A、1310)之间基质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2.
研发水体中酰胺类农药残留简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对评估农药造成的水体污染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共掺杂镧系金属离子 (Eu3+ 和Tb3+) 作为配位金属离子,分别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法制备了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Ln-MOF),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所制备的Ln-MOF对水体中残留的5种常见酰胺类除草剂 (乙草胺、异丙草胺、丙草胺、敌草胺和异丙甲草胺) 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热法相比,采用微波法制备的Ln-MOF样品呈蓬松的簇状、结晶度好,且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故选择微波法制备Ln-MOF。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Tb3+和Eu3+的发光会产生差别性猝灭,并使整体发射光发生变化,进而实现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检测。进一步研究发现,荧光强度比值I (Tb3+)/I (Eu3+) 与丙草胺浓度在0.1~1 mmoL/L范围时呈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2 = 0.998,检测限 (LOD) 为0.08 mmoL/L。另外,该材料对于用湖水配制的除草剂溶液也具有一定的定性检测能力。本研究结果展现了Ln-MOF用于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项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植物的各个组织和各种成分的分析。文章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叶 片研究上的应用进展,包括基于叶片特征的植物种类鉴别、植物叶片病虫害诊断、育种材料选择、叶片 内含物质含量测定等 4 个方面,并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于植物叶片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Fusarium circinatum is the causal agent of pitch canker, a destructive disease that threatens natural and planted pine forests around the world. Although pitch canker has caused problems in Spain and Portugal, concerning Europe as a whole, the fungus is not established across the pine distribution area. Its dispersion by wind and/or insect vectors could nevertheless play a role in the colonization of currently uninfected stands. It is therefore crucial to develop monitoring tools for its detection. To this end, we assessed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of bark beetles and passive spore traps, collected in two infected Pinus radiata plantations in Basque country, Spain. The spread pattern of F. circinatum was assessed by an experimental design that included insect and spore traps installed at the centre, at the edge and outside the plo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F. circinatum was detected in both types of samples, at almost all collection dates. In both type of samples, positive detections were mainly found at the centre of the plots, a lower proportion at the edge, and very few outside. This suggests that long‐distance dispersion of Fusarium circinatum does not rely on wind spore dispersal neither on insect flight. Our study also shows that molecular methods are a powerful tool to monitor the pathogen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相似文献   
95.
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花期识别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对作物花期状态的准确识别是温室作物执行授粉的前提。为提高花期状态识别的准确度,该研究以温室番茄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番茄花朵花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端到端的特征金字塔网络FS-FPN实现番茄花束的分割,然后采用Prim最小生成树对分割后的花束图片进行花期识别优先级排序,最后将已排序的分割花束图片输入改进的Yolov3网络,实现番茄花朵花期状态的精准识别。在由1600幅包含花蕾期、全开期、谢花期、初果期4类花期状态的番茄花束图像构成的数据集上,所提方法对番茄花朵花期平均检测时间为12.54 ms,平均检测精度分别比Mask R-CNN和SPP-Net提高了3.67%和2.39%,识别错误率比改进前的Yolov3网络降低了1.25%。最终将该方法部署到番茄授粉机器人上,并在大型玻璃温室内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番茄花朵各花期的检测精度分别为花蕾期85.71%、全开期95.46%、谢花期62.66%、初果期88.34%,该研究结果可为智能授粉机器人的精准作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
基于SDAE-BP的联合收割机作业故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联合收割机作业故障的非线性特征信号难以提取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去噪自动编码器(Stack Denoising Auto Encoder, SDAE)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融合的联合收割机作业故障监测及诊断的方法(SDAE-BP)。以转速传感器采集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转速、籽粒搅龙转速、喂入搅龙转速、杂余搅龙转速、风机转速、输送链耙转速、割刀频率以及逐稿器振动频率,并将采集的数据集作为系统的输入。利用SDAE提取输入信号的深层次特征,并由BP神经网络辨识收割机作业状态,实现联合收割机故障监测。在SDAE-BP模型训练过程中,去噪自动编码器(Denoising Auto Encode, DAE)依次经带有不同分布中心噪声的原始数据进行训练,然后将其堆叠,并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模型识别故障性能和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018年联合收割机田间试验数据,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00%,与SDAE和BP神经网络相比,分别提高了1.5和4.5个百分点。将SDAE-BP故障诊断模型用2019年的试验数据进行更新,并用2018年和2019年试验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更新后的模型对2018年试验数据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为99.25%,对2019年试验数据的故障识别准确率为98.74%,更新后模型在2019试验数据集上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较未更新模型提高了6.52个百分点。该文所建模型能够准确识别联合收割机的故障类型,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旋转型机械故障监测及预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猪胆囊中沙门菌L型携带情况,在贵阳市屠宰场采集970例健康生猪的胆囊组织与胆汁标本,用常规细菌学方法和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分离沙门菌及其细菌L型,用PCR和核酸序列分析方法对稳定L型纯培养物进行沙门菌的inv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70例生猪胆囊标本未检出沙门菌细菌型,细菌L型检出率为8.25%;80例细菌L型分离物中有50例invA检测阳性,占5.15%;占细菌L型阳性分离物62.50%。研究结果为生猪胆囊沙门菌L型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检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滨州及其周边地区2011年-2013年316个场次采集病料进行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滨州及其周边地区上述4种疫病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99.
在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中,数据的海量、高维、分布存储等特点,为数据挖掘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MapReduce模型提出网格技术与基于密度的方法相结合的离群点挖掘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Map阶段采用网格技术删除大量不可能成为离群点的正常数据,将代表点信息发送给主节点;Reduce阶段采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通过改进其核心对象选取,可以挖掘任意形状的离群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密集型计算环境中,该方法能有效的对离群点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00.
Two commercial PRRSV ELISA kits (IDEXX and Bionote)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using 476 PRRS-positive seru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7 animal challenge experiments and 1,000 PRRS-negative sera. Both ELISA kits exhibited 100% sensitivity with sera collected 14 to 42 days post-infection, and the results from the kit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R2=0.9207). The specificity of IDEXX or Bionote kit was 99.9% or 99.7%,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Bionote ELISA kit was used to examine 100 sera that were determined to be falsely positive either by IDEXX 2XR or 3XR ELISA, and only 7 of these sample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ELISA kits exhibited similar levels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would complement one another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false-positive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